数据中心的灾备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冷备、暖备、热备、双活、多活。
冷备:即冷备份,也称离线备份,是指在关闭数据库并且数据库不能更新的状况下进行的数据库完整备份。冷备份只有主数据中心承担业务,备数据中心不会对主数据中心进行实时备份,当主数据中心宕机时,业务也会随之中断,此技术对故障无提前防范和接管能力,恢复耗时较长,已经无法适应数据中心灾备发展的高要求。
暖备:暖备份是介于冷备份和热备份之间的一种方式,它主要通过设置硬盘远程镜像、数据库复制和设置灾难备份中心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完全备份。
热备:即双机热备,指的是基于高可用系统中的两台服务器的热备。虽然热备份也只有对主数据中心进行实时备份,当主数据中心故障造成业务不可用时,备数据中心可以自动接管主数据中心业务,并且业务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
双活:这是一种比较节约资源的数据中心灾备方案,其实现方式是让主备两个数据中心同时承担业务对外提供服务,此时,主备两个数据中心互为备份,并且进行实时备份。一般来说,主数据中心的负载可能会多一些,比如分担60-70%的业务,备数据中心则分担40%-30%的业务,相较于热备和冷备,双活技术是主备数据中心同时承担业务,当其中一个数据中心故障时,另一个数据中心会自动接管所有业务,为业务正常运行提供高可靠保障。
多活:异地多活一般是指在不同城市建立独立的数据中心,“活”是相对于冷备份而言的,冷备份是备份全量数据,平时不支撑业务需求,只有在主机房出现故障的时候才会切换到备用机房,而多活,是指这些机房在日常的业务中也需要走流量,做业务支撑。常见的几种灾备架构?
1、用云搭建异地容灾中心:本地物理机房为主数据中心,仅将数据备份到云端。
2、基于公共云的同城灾备:将全部系统迁移上云,并部署在同一个地域的两个不同可用区中,实现系统的同城灾备。
3、基于公共云的异地灾备:将全部系统迁移上云,并部署在两个不同的地域中,实现跨地域灾备。
4、结合公共云同城灾备和异地灾备:如两地三中心,三地五中心等。
有了灾备系统就万无一失了吗?
有灾备,和敢不敢切换,是两回事。
一个好的灾备系统,一定会包括一个完善的灾备演练机制。从物理世界到虚拟世界,安全问题不可避免,对企业来说,灾备很重要,平时的演练也同样十分重要。经常演练,就不怕灾难发生后恢复不了数据,造成不必要的生产风险和浪费。
在数字化转型时代,高标准的SLA(服务级别协议)需要更快速的业务恢复能力,我们对于上到云上的业务系统有更高的SLA要求,过长时间的数据恢复,无法满足云时代的RPO和RTO需求,因此,灾备系统也需要随之同步升级。